下午茶时间到,点一杯奶茶“续命”已成了打工人的日常。但你是否留意过一杯奶茶所带来的塑料垃圾?除了饮品本身股票配资杠杆如何还,杯托、保温袋、隔热垫、封口贴、装饰贴纸……数不胜数的配套产品,正可能被当做垃圾丢弃造成污染。
近年来,新茶饮行业迎来蓬勃发展,纷纷放宽加盟政策扩张万店,但减塑行动却仍需加码加速。日前,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对10家新茶饮品牌调研发现,2023年减塑行动整体较滞后,多数品牌减塑行动刚刚或尚未起步,系统化的减塑策略和行动还未出现。
此外,该调研还根据减塑战略、信息透明、减塑行动、公众沟通与传播、创新与发展5个关键指标,对10家新茶饮品牌减塑行动排名。榜单显示,仅喜茶、蜜雪冰城得分在30-50分,其余八家品牌均未能达到30分。
新茶饮品牌企业包装减塑评价排名
小悠就是这个不断壮大的群体中的一员。近年来,权益市场赚钱效应不佳,投资股票型基金的小悠在今年5月份发了一条自嘲的朋友圈:“今日花语是韭菜花”。
塑料污染治理迫在眉睫
塑料曾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,但也带来了污染环境、影响生态系统稳定、温室气体排放等负面效应。数据显示,2022年全国塑料包装使用量为5066万吨,但回收率仅为16.3%。
在新茶饮行业中,吸管、打包袋、外卖袋等物料需求量巨大。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《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》显示,中国新茶饮门店总数在2023年达51.5万家,到2025年消费市场规模预计扩张至2015亿元。而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,2023年Q1至Q3国内现制茶饮店共售出105亿杯饮品。
据了解,新茶饮大量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饮料杯、杯盖、热封盖膜、吸管和打包袋等,在短暂使用之后即废弃,在我国现有的分类回收体系下难以得到回收利用,大部分进入焚烧填埋等垃圾处置环节。
随着新茶饮行业的迅猛发展,产生的塑料垃圾更不容小觑。2022年,湖南绿色潇湘环保公益组织对长沙地区10家茶饮品牌减塑状况进行调研。结果显示,以杯体材质为塑料的奶茶杯为例,一个500mL的塑料杯重量为18.35g。此外,调研发现在线下销售中,外卖奶茶的塑料材质总重量最高可达46.65克。
消费者对新茶饮减塑有误区
日前,绿石环境保护中心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发布报告,用实际数据分析公众对新茶饮减塑的认知状况。根据报告,58%的受访者没有关注到新茶饮过度包装问题,81%的受访者认为新茶饮行业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塑料污染。
但事实上,生物可降解塑料降解条件苛刻,在自然环境中往往难以降解,大部分生物可降解塑料最终还是进入了填埋场或焚烧厂,与普通塑料无异。与此同时,市面上的环保纸杯同样含有塑料成分,并且相较于一般的塑料包装,纸杯中的塑料更难被分离和回收。
针对哪些包装部件可以取消,24%的受访者认为直接取消一次性奶茶杯,选择使用循环杯、自带杯或者堂食等方法饮用奶茶;过半数受访者认为取消装饰贴纸;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点单贴纸、小料杯、打包杯托等都不是必备选择。可以看出,新茶饮包装化繁为简具有较好的公众认知基础。
品牌多维发力探索环保之路
2020年1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生态环境部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》,该意见也被称为史上“最严限塑令”。目光聚焦新茶饮行业,源头减量、终端回收成为了关键之举。
以喜茶为例,2020年在深圳指定门店启动塑料杯回收行动,共回收800公斤喜茶塑料杯;2021年前将全国所有门店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、餐具、打包袋统一替换为聚乳酸(PLA)材料制品,该材料能被自然界的微生物完全降解,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。
“新茶饮第一股”奈雪的茶亦在发力。除了推行可降解纸吸管、无纺布保温袋等举措,奈雪的茶还推出了“小绿袋回收计划”等活动。据统计,2022年共送出约5231万个袋子,其中近3000万个被重复利用,走进2500万个家庭。
另一边,茶百道投资12亿元建设可降解环保包装材料智能生产基地,采用可降解食品级原料,生产可降解吸管、包装袋等包装材料,已在2021年投产;蜜雪冰城将门店打包袋PE塑料袋切换为PBAT+PLA全降解袋,2022全年使用10.19亿个全降解打包袋,减少PE塑料使用超3600吨。
自带杯可否成为新“食”尚
相较于替代一次性杯中的塑料材质,重复使用的自带杯和循环杯是新茶饮行业减塑的更优选择。2022年、2023年连续两年,绿石环境保护中心与全国26家公益机构、多家饮品店铺发起“减塑行动月”活动,鼓励消费者在“行动月”里用自带杯购买产品,同时开展循环杯实验,努力普及循环杯概念。
自带杯,顾名思义就是消费者到饮品店购买饮品时,使用自己携带的杯具盛装饮品。如今,不少品牌像喜茶、奈雪的茶等品牌都有“自带杯立减”活动,意在鼓励消费者自带可循环使用的杯子,养成“自带杯”的低碳习惯。然而,有相关资料显示,新茶饮店的自带杯消费者数量甚至不足1%。原因何在?
不少消费者表示,自带杯适合在新茶饮店周边工作或生活的人,但针对日常逛街等需求则缺乏便利度,同时也担忧自带杯存在的卫生隐患。对此,绿石环境保护中心建议,鼓励消费者选择自带杯或循环杯购买奶茶,而商家或第三方机构也需要提供循环杯的清洗和消毒服务,其过程也必须做到透明公开,并充分设置循环杯回收点,减少新茶饮消费者使用循环杯的负担。
【记者】伍咏言
【图片】来源网络
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 南方+